盛夏来临,来自东北的赵晓志在平和县秀峰乡秀峰村迎来他的收获季——“我的‘阳光玫瑰’开始采收上市啦!”7月7日,笔者在赵晓志的葡萄园里看到,一串串鲜脆欲滴的葡萄挂满枝条。仅他身后的一株葡萄树上,便挂立着三四十串待摘的果实(如图)。
赵晓志曾是海军战士,退役后成为海员,事业顺风顺水,把家安在厦门,孩子学业有成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然而,二十年的海员生涯,他却放不下一个“葡萄梦”。
“我是辽宁锦州人。在我们那里,葡萄好比平和的蜜柚一样,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。”从小在葡萄园长大的赵晓志,每次出海作业孤独时,就会想起老家的葡萄园。恰巧2020年秋,秀峰乡到厦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了解到有块地可以种葡萄时,赵晓志随即赶到秀峰乡实地了解情况,并且也没和家人商量就签下合约。
“跑到山里种葡萄,真是不可理喻。”妻子吴永华对赵晓志的“葡萄梦”并不苟同,但这并未打消赵晓志的创业念头。
“我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!”2020年底,赵晓志辞去原来的船务工作,只身从厦门来到平和秀峰山区创业。面对近百亩抛荒的百香果园,他和几位务工人员一起参与旧园整改、果园清理和栽种。有20多年船务水电修理经验的他,自己设计并铺设近百亩葡萄园的水电工作,水灌和滴灌全部自己一手操弄。从原来船务师傅工变成田园里的农民工,短短几个月,人晒黑了,体重也从170多斤降到130多斤,“但我觉得瘦些好,原来偏高的‘三脂’降到正常了。瘦下来,精神变得更充沛。”赵晓志说。
赵晓志一门心思投入葡萄园创建,半年便完成了近百亩葡萄园的标准化改造种植。2021年夏天,原本抛荒的百香果园变成绿藤藤的葡萄园。看到丈夫铁心要在山区种葡萄,吴永华怕他一人吃不消,辞去城里高薪的导游工作,陪他一块打理葡萄园。一同到来的还有赵晓志的老岳父吴学进。
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,赵晓志铆足劲要大干一场——给葡萄搭架、施肥、打药、除草、修剪,包括给大棚上薄膜,葡萄园里的活计紧锣密鼓地展开。除此,还要时时观察葡萄长势,记录当地地温和气温等资料。“葡萄对气候敏感,福建和辽宁气候差别太大,我必须了解气候变化,才能种出好葡萄。”赵晓志说。
功夫不负苦心人,在闽南这插柳成荫的地方,赵晓志的葡萄长势喜人,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栽种,又经过冬剪,第二年春,葡萄树如期发芽、开花,只要做好花期的保果,起码有两三万斤近百万元收入。然而,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节奏。“2022年当地因疫情封控,请不来老家的技术工人来保果,当地又没这种保果的技术工人,造成大面积落果,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二。”那阵子赵晓志和家人日日夜夜穿梭于葡萄园里保果,总算抢回了20多万元收成。
秀峰山区的温差大,很适宜种植葡萄。通过两年多的摸索,赵晓志总结了一套适宜当地葡萄种植的经验。因有前车之鉴,又恰逢疫情已经放开,春节一过,赵晓志便从老家辽宁请来技术工人助阵保果。赵晓志介绍,保果的关键在定枝,定枝定得好,一株葡萄一年可产四五十串葡萄,“从老家请了6位师傅,从今年3月干到5月,主要帮忙定枝,要每18厘米左右定一结果枝。”而葡萄的花期就那么短短几天,在那关键时期,今年4月,赵晓志又从云南请了10位工人帮忙保果,“按目前的挂果量及市场行情,今年起码有三四万斤至少也有百万元收成吧,可以收回当年的成本。”
种植讲究效益,赵晓志却选择原生苗种植,产量和效益明显要慢于嫁接苗,然而赵晓志却有他的看法:“短期看原生苗比嫁接苗的葡萄要晚一两年高产,但五六年过后,它就会超过嫁接苗的效益,更重要的是品质比嫁接苗好。”
赵晓志的葡萄园里种有妮娜皇后、深红无籽、巨峰一号等几十种葡萄,很多都是市场上的“新宠”。他优中选优再推广种植。阳光玫瑰产量高,市场价格稳定,成了他目前的主打品种。回想三年前的选择时,赵晓志一点也不后悔,表示虽然每天在葡萄园里忙得不可开交,但内心安静,生活充实。“‘阳光玫瑰’,让我的生活更阳光!”
☉黄水成 王婷 曾嘉凯
叶煜彤 林静 文/图